上一篇
我們討論了從
“時尚”和“傳統”
兩個方面科技和藝術的結合
下篇
我們將從另外兩個切入點
“未來”和“環保”
來分析兩者的創新結合
下篇
我們將從"未來方向"、"綠色環保"角度為大家分享
科技x藝術=未來方向
▪
KODA敏捷安全機器人
KODA是一只具有守護屬性的機器狗,家庭伴侶、導盲犬、護衛犬。它的多樣性令人驚訝。KODA先進的AI機器學習能力,跑步、爬樓梯等各種活動統統不在話下。通過區塊鏈網絡共享和數據優化實時學習、更新,提高技能。
KODA的AI大腦可以收集主人的情緒和語言,命令無論是悲傷、快樂。就像真的狗狗感知情緒一樣,并做出相對的反應,實現良好的人機交互體驗。外型上,徹底擺脫傳統機器的重工感。
流暢的線條和優雅的外型友好屬性UP UP!介于拉布拉多犬和杜賓犬之間,憨厚可愛又不失威嚴。家里有它,守護到位。

▪
Fit bot可穿戴型機器人
在生活中,設計和科技的結合總能給人們創造新的樂趣和便利。在未來,兩者的結合所誕生的產品更會在不同方面為人們帶來新的體驗。這是一款老年人適用的運動機器人,可以穿上身的輕量健身器械,是不是很顛覆傳統健身設備的思維定勢?
考慮到傳統鍛煉多為劇烈運動對老年人來說,受傷風險大。Fit Bot通過阻力和支撐幫助用戶進行輕度肌肉訓練,另外,內置執行器大大降低各部位受沖擊的風險。體積小,擺在家中絲毫不占地方。易攜帶,出門在外也能做一些簡單的運動。有它再也不怕運動量不夠啦。
▪
BOCCO emo交流機器人
專為加強交流而設計的機器人,妥妥的傳話小能手。用戶通過指定程序發送消息。BOCCOemo會大聲朗讀給家里的人聽,不讓訊息在手機里”躺尸”,大大提高重要信息的接收率。
用它來記錄和發送消息也是不錯的選擇自帶語音識別功能,免提操作,更方便適用于家中各個年齡段的成員。更能及時推送天氣、防災、日程安排等通知最新動態,讓用戶不錯過任何訊息。

科技x藝術=綠色環保
▪
汽車尾氣墨水
汽車尾氣對環境來說是一大負擔,而來自印度的科學家們考慮到這一問題,開始收集尾氣,并將其制作成了墨水。
來自印度的工程師 Anirudh Sharma 對霧霾一直很感興趣,他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霧霾變廢為寶。由 Graviky Labs 研發而成的空氣墨水,和普通的黑色墨水并沒有什么太大區別,甚至更醇厚。它被分為幾個不同等級,能用于馬克筆、油畫顏料、涂鴉噴漆或絲網印刷等途徑。

▪
索尼電子紙
早在 2013 年,黑科技大佬索尼就推出了 DPT-S1 型號的電子紙平板電腦,但是功能很單一沒有得到推廣,而在 2017 年,在前者的基礎上,索尼又推出了 DPT-RP1。
DPT-R1 和 A4 紙差不多大小,厚度只有 5.9 mm,重量只有 349 克。索尼的環保設計秉承著走向零負荷的原則,而這款 DPT-RP1 就是索尼努力創造無紙化辦公的一種嘗試,它在用自己的科技力量來降低資源消耗。怪不得說,DPT-RP1 的出現,讓 kindle流淚、讓 iPad 哭泣。

▪
海洋工藝
海洋垃圾問題也同樣不容小視。“Gyrecraft”是一個由Swine工作室所率領的激進設計實踐,意為“環流”和“工藝”。他們把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收集起來,再使用他們自己發明的太陽能熔化爐將塑料重新融化,制作成為工藝品。
這些工藝品都結合了當地的海洋文化和歷史,名字也出自這些洋流。如北大西洋環流造型為鯨魚牙齒,是因為石油被發現前各地區鯨魚油需求巨大,讓那里眾多島嶼興起捕鯨業,而不出海的時候漁夫就在鯨魚牙齒上雕刻打發時間。
Swine認為設計不應給地球造成額外負擔,設計師應該讓世界物盡其用。而這些工藝品,正代表了他們一直所倡導的,踐行的。

科技與設計的結合,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,或許為我們帶來便利,或許為我們帶來更多可持續的可能,科技是設計中的一個大趨勢,相信在未來也會有更多設計領域和科技相結合。
學習了解這些案例,不僅豐富你的設計思維和視野,也可以積累素材更好地支撐你的試卷寫作觀點哦~
FOLLOW US & SHARE ON MOMENTS